中新经纬3月5日电 (薛宇飞)中新经纬5日获悉,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会长林龙安表示,为应对当前全球大宗商品结算中的挑战,推动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应用,建议建设数字化跨境易货平台,利用新型易货贸易的创新模式,促进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使用,同时推动中国产能“走出去”,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。

林龙安称,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,国际贸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,在传统跨境贸易结算体系中,汇率波动等问题日益突出。这种局限性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更加明显,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汇率风险和成本压力。
林龙安建议,建设数字化跨境易货平台。数字化跨境易货平台通过商品与服务的直接交换,打破了传统货币结算方式中的汇率波动等制约。平台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,实现交易的透明、安全和高效,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体系中的诸多问题。建议支持相关行业商会等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在香港设立“国际易货中心”,开展市场化的国际易货贸易试点,借助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的优势,推动跨境易货结算平台的示范建设。
林龙安建议,深化深港合作,推动前海国际易货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。建议支持相关行业商会在前海自贸区设立“深港国际易货数字化服务平台”,通过深港两地优势的结合,打造全国自贸区与国际贸易合作的示范模式。通过在前海建立数字化易货平台,可以为大宗商品和中国产能“走出去”提供新的结算解决方案,同时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话语权。
林龙安建议,推动香港与内地产业带城市的双向易货机制。香港作为全球离岸金融中心,可以与内地的产业带城市通过开通双向易货机制,打通内地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贸易结算通道。通过设立专门的易货交易代码,简化通关流程,提升跨境贸易的效率。
林龙安还建议,推动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应用。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,推动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使用,能够有效降低汇率风险,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采购中的议价能力。跨境易货平台将为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应用提供实际支持,逐步将人民币推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中心。
(更多报道线索,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:xueyufei@chinanews.com.cn)(中新经纬APP)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责任编辑:魏薇 李中元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